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8年,由湖北警官學院主辦的公安理論刊物。本刊堅持為公安教育服務,為公安工作服務,為人才培養(yǎng)服務的原則,堅持質量第一和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原則,堅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強調學術創(chuàng)新
非官網,僅供參考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8年,由湖北警官學院主辦的公安理論刊物。本刊堅持為公安教育服務,為公安工作服務,為人才培養(yǎng)服務的原則,堅持質量第一和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原則,堅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強調學術創(chuàng)新
非官網,僅供參考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社簡介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月刊)創(chuàng)刊于1988年,由湖北警官學院主辦的公安理論刊物。本刊堅持為公安教育服務,為公安工作服務,為人才培養(yǎng)服務的原則,堅持質量第一和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原則,堅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強調學術創(chuàng)新、以質取稿,尤其關注公安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研究。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本刊系中國學術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收錄期刊。2004年被評為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guī)范執(zhí)行優(yōu)秀期刊,2005年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優(yōu)秀學報”,2006年和2010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社科學報”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刑事法學研究、行政法學研究、訴訟法學研究、警察臨戰(zhàn)學研究、偵察研究、治安管理、警察史研究、公安教育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最新目錄
論我國高校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體系之優(yōu)化 戚建剛;張景玥
(14)反華勢力對中國進行網絡輿情滲透的主要形式 張厚遠
(23)網絡防控網建設中的侵權問題研究——以政府網絡管理為視角 閔婉
偵查學研究
(28)論偵查中“指認”的改造 曹曉寶
(32)網絡盜竊案件偵查的制約瓶頸及對策 王欽琨
(36)以犯罪偵防為視角探討視頻監(jiān)控的應用和效果——基于國外考察再思考 馮欣
(41)視聽取證相關問題探析 楊英倉
社會治安治理研究
(45)“國家—社會”治理框架下的治安學基本問題論析——治安學論域的保護與限制間關系 王均平
(58)公安機關救助城市流浪乞討人員對策探討 呂彥君
(63)試論我國網絡道德教育的完善——以治理網絡暴力為視角 孟義南
警務管理研究
(67)英國現代職業(yè)警察誕生階段警察公共關系的發(fā)展 鄒穎超
(71)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公安情報收集工作轉變 閆妍
(75)略論中國旅游警察隊伍建設 霰超
(79)當前農村警務建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王玉慧
(82)新加坡輔警制度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 肖倩雯;馬順成
法學研究
(86)依法治國背景下的司法鑒定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王少仿[1,2]
(92)從當事人席位設置談我國刑事法庭空間布局的重構 陳越
(98)論規(guī)避技術保護措施的刑法規(guī)制 趙加兵
(102)現貨代購商標侵權與例外 譚再坤
(110)不完備法律下的互聯網保險監(jiān)管研究 賽錚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雙月刊)創(chuàng)刊于2002年,由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主辦。本刊系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是安徽省政法系統唯一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學術刊物。榮獲2003年、2004年先后獲安徽省高校優(yōu)秀學報。
湖北警官學院學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一、質量要求。來稿應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選題新穎,觀點明確,論述嚴謹,材料詳實,文字簡潔。
二、題名。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要求并有助選擇關鍵詞。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篇名應盡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
三、摘要。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摘要是論文內容概括簡明、準確、完整記述的短文,不加注釋和評論性文字,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篇幅為100~300字。
四、關鍵詞。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3~8個,相互之間用分號間隔。
五、正文。正文字數應在3000字以上,一般不超過9000字。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問號、嘆號、省略號除外)。層次不宜過多,— 般不超過5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qū)別。文字、數字、圖表、計量單位均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六、作者簡介。應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單位及職務職稱、學歷、研究方向。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簡介可以相繼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七、注釋。注釋主要指對文章篇名和內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及補充說明,一律采用數字加圓圈(如①、②……)標注在當頁下腳。每頁重新編號。
八、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對期刊論文引文進行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之一,可視為 A類文章(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用方括號標注,集中列于文末,注意與正文內容對應。
九、修改。本刊有權刪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編輯部對文章提出的修改意見,請作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返回。
十、投稿方式。來稿必須用打印稿或發(fā)E-mail,務請注明作者的地址、聯系電話、傳真或電子信箱。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fā)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yqk/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