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學習倦怠主要指學生長期學習所呈現的身心疲憊狀態,這不僅會阻礙學生的健康發展,還會影響教育的質量,不利于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故而本文就針對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倦怠進行了調查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問題發現的根源原因并加以解決,以此更好的實現人
【摘 要】學習倦怠主要指學生長期學習所呈現的身心疲憊狀態,這不僅會阻礙學生的健康發展,還會影響教育的質量,不利于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故而本文就針對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倦怠進行了調查研究,希望可以找到問題發現的根源原因并加以解決,以此更好的實現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倦怠
當前,父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十分焦慮,很多家長也開始質疑學生能否在大學教育中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是主要職責,學習一方面關系著其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影響著學生日后的職業選擇和職業道路。
一、研究目的
雖然國內外倦怠研究較為常見,但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研究十分有限,國外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三維度模型,但該模型主要針對職業倦怠,研究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學生學習倦怠的表現和學生產生學習倦怠的主要原因及對策并不十分清晰。對此,相關部門需進行更加細致和深入的研究;ヂ摼W背景下,大學生學習倦怠表現和影響因素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相關部門需探究新時期學習倦怠影響因素是否發生了變化,并立足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探討解決學習倦怠的主要對策。
二、研究工具
(一)開放式問卷
開放式問卷調查中調查問卷的題目有:您就讀的專業和所處的年級以及學生是否喜歡本專業?對專業內容是否感興趣?您對現階段所學的內容是否感到厭倦?若是,請具體闡述并分析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若不是,請說明周圍同學出現學習倦怠時的主要表現;簡要說明依然對專業學習保持濃厚興趣的主要原因;立足自身列舉導致學習倦怠的主觀因素,并說明克服學習倦怠的有效方法,同時列舉本人在學習中使用的方法。
(二)正式問卷
基于開放式調查問卷的數據,參考研究中可信度和有效性較高的調查問卷,選擇過往調查問卷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題目,初擬調查問卷,隨后選擇10個大學生測試,并向參與調查問卷的同學征求意見和建議,邀請專家就調查問卷內容進行適度的調整,征求專家及輔導員的意見,隨后及時調整調查問卷當中的題目,使調查問卷的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從而提高調查問卷的準確性,增強其可參考性。正式問卷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標題
調查問卷的標題需帶有大學生學習倦怠字樣,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思維和思路,避免對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構成負面影響。
2.指導語
本部分簡要的說明了此次調查的目的和動機,希望大學生積極配合,且指導語中要明確本次問卷調查的目的和動機,希望參與調查的學生能夠認真答題,配合完成問卷調查。具體內容為:
同學你好!
該調查問卷主要為了了解本校大學生日常學習情況,該問卷為匿名調查問卷。因此,您無需填寫聯系方式和姓名,給出的答案僅用于研究,無對錯之分,而且也不會對您個人的成績和發展產生任何影響,請您在認真閱讀題目后,結合自身實際如實填寫調查問卷,感謝您的積極配合。
3.被調查者的概況
被調查者概況主要由被調查者的性別、就讀的專業和年級組成。
4.調查問卷題目
調查問卷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學生的性別,所在年級和就讀專業。其二是調查學生學習倦怠的概況,以生理機制、心理機制及行為表現三個方面詳細闡述。其三是調查影響大學生產生學習倦怠思想的因素,主要分為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三項。
5.開放題目
開放題目主要是對初步調查中答案是“沒有”的同學進行進一步調查,從而明確問題內在的動因,并且也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初步調查中答案為“有”的同學的內心活動和真實想法。
6.結束語
再次感謝被調查者的積極配合。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開放式問卷調查結果
在開放式問卷調查中,發放的問卷共325份,收回的問卷有320份。針對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了解到,回答出現倦怠現象的大學生占72%以上,回答未出現倦怠現象的大學生占27%左右。其中回答出現倦怠現象的大學生中,有3.7%左右的學生回答很少,有1.8%左右的學生回答一直,其余學生的回答都是偶爾。這足以說明現代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倦怠的情況,只不過程度不盡相同。而將本次調查結果與以往調查數據進行對比發現,本次調查的相關數值呈現明顯上升的趨勢,且在深入研究過程中了解到,導致大學生出現倦怠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個人、學校和社會因素這三種。
(二)大學生學習情況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問卷調查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現有的《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模板,共分為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這三個維度,共20道題。每道題目均分為完全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不確定、比較符合和完全符合五個答案,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且每個答案對應相應的分值,得分越高者說明學習倦怠現象越嚴重。本次調查中得出的最終得分為2.953,屬于中等范圍,說明目前大學生的學習倦怠現象還不是十分嚴重,不過仍需加強對其重視,以免倦怠現象的加劇。另外,在對三個維度實行打分時了解到,行為不當得分最高,其次是成就感低,說明學生在情緒控制上還是具有一定能力的,而行為上的控制則有待加強。
1.性別差異
在對比分析成就感結果時看出,男女生在成就感低這一項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男生分值普遍低于女生,而其他維度的分值則較為一致。
2.年級差異
年級不同,學習倦怠現象的程度也存在差異。對調查結果研究可知,一年級新生的學習熱情較高,存在的倦怠現象較低,占總比例的48%,高年級學生出現的倦怠現象較為嚴重,占87%左右,畢業生則會存在明顯的成就感低現象,倦怠比例占67%左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一年級新生剛入學,對新環境的好奇心較強,再加上高中學習底子打的比較牢靠,學習干勁較強,不容易出現倦怠現象。而高年級的學生在逐漸升學中,原本的熱情被逐漸消磨,新鮮事物也相對較少,再加上管理上的松懈,很容易出現學習倦怠現象。而對于畢業生而言,其面臨著就業問題,對于知識的認知也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學習勁頭又重新燃起,相應的倦怠現象要較其他高年級的低一些。
3.專業差異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可直觀了解到專業差異對于學生學習倦怠現象的影響較為明顯。學習熱情最高的專業應該是文科專業,而學習熱情最低,最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專業則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文科專業的實踐操作較少,不容易造成學生情緒上的波動,而醫學專業不僅涉及到較多的專業知識,實踐操作也較為頻繁,學生學習壓力較大,情緒波動較為明顯。
四、導致大學生出現學習態度倦怠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
1.當代社會尚未形成尊重知識,愛惜人才的良好氛圍
目前,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與薪資待遇亟待提升,再加上一些不良社會輿論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對知識的價值和學習的意義產生懷疑,進而極大地削弱了其學習積極性,久而久之,產生學習態度倦怠的問題。
2.就業壓力過大
國內高校的盲目擴張,這使得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的就業壓力。為增強人才競爭優勢,學生將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應試考試與資格證考試方面,甚至占用必修課學習時間,由此,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學習熱情。而社會中、職場中的復雜的裙帶關系,也使學生對依靠知識武裝而獲得好工作的思想觀念產生懷疑,最終出現學習態度倦怠的問題。
(二)學校因素
目前,各高校的教學體制仍存在各種各樣的突出性問題,而這也是導致當代大學生出現學習態度倦怠的主要因素。
1.教學管理不到位,學習氛圍較淡
相較高中階段備戰高考的緊張氛圍,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較為輕松,且大多數高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缺乏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最終產生了學習態度倦怠的問題。
2.大學階段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習壓力過大
大學階段的課程數量膨脹化,但教學內容重復,這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不足,出現厭學情緒。
3.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化,致使學生喪失興趣。
(三)個人因素
1.學習動機影響
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同,或謀求好工作,或出于個人興趣,或遵從父母安排等。但多數學生都是為了謀求好工作而參與學習的。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極易受到社會功利主義的影響。
2.缺乏積極主動性
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行為都缺乏積極主動性,一旦沒有人監督,難以保持自控力去主動投入學習。由此可知,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3.對專業課程缺少興趣
當代大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關鍵是獲取專業知識。專業不僅決定了課程內容設置,而且對于人才培養目標也有著極大的影響。但多數學生在填報志愿時,未能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專業內容,反而推給家長或老師替代其作決定。從家長的層面來說,可能只是單純地了解各專業的宏觀發展形勢,缺乏深入了解,盲目跟風填報;從老師的層面來說,可能會為招生補貼而填報志愿。由此,導致學生在進入專業院校后,發現專業內容與個人興趣愛好不相符,進而喪失學習興趣,產生抵觸心理。
五、消除大學生學習態度倦怠的具體措施
(一)針對社會影響因素的應對措施
1.創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環境
社會環境是導致大學生出現學習態度倦怠的主導因素。多數學生進入高校求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綜合能力,以便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一份有穩定收入和社會保障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
2.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會影響大學生的求學之路
當前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標準是,社會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學生就會選擇對應的專業。通過社會結構的影響,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故而社會要為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創造良好的環境。
首先,通過社會輿論效應,引導民眾注重科學技術,尊重知識分子,提高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與薪資待遇,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崗位,促使其對學習保持積極主動性;其次,構建完善的用人機制,保證大學生就業的公正性與公平性,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各基層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優勢,全面推行合理的人才選拔機制與晉升機制,促使大學生進一步明確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端正學習態度,調動學習積極性。
3.創建完善的人才認定認證體系
社會必須轉變對應屆畢業生的歧視,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復合型人才受到高度重視,為此,用人單位希望應屆畢業生兼具扎實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大學生為滿足用人單位的基本要求,不得不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參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活動。然而這種重考證、輕實踐的個人發展模式并不值得推崇。長此以往,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水平不斷降低,大學成為混文憑、忙考證的臨時場所。為此,社會必須轉變對大學生的認知思維,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完善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針對學校影響因素的應對措施
1.加強校風建設,健全管理制度
各高校需加強校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調整學習方法。另外,各高校要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促進師生的互動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完善教學內容,激發主觀能動性
目前,各高校的教學工作仍存在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單一化等問題,這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出現學習態度倦怠的問題。鑒于此,一方面,要合理選擇課程內容,將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知識塑造人才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適應能力、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各高校需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演練活動,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提升其實踐技能水平,強化綜合素質。
3.優化教學水平,調動學生積極性
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決定了整體教學工作質量。目前,多數專業教師仍以板書講授模式為主。而這種刻板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甚至是渾渾噩噩度過課堂時間。教學手段單一化也極大地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態度倦怠。由此可知,優化專業教學水平,是各高校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高?舍槍I教師實行系統化與專業化培訓,包括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等。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教師管理機制,對在職教師與資深教師予以考核,不斷改進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與發達國家的系統性、綜合性教師培訓體系相比,國內高校的教師培訓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良好發展,提高就業率。
(三)針對個人影響因素的應對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各高校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果其中的某個動機較為強烈,該動機也會約束其它動機的發展,進而主導學生的學習目標。
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為此,高校需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使其保持持續性的學習動力,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不斷攻堅克難,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此外,部分大學生不懂得如何安排課余時間,并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為此,各高校要注重思政教育工作,改善學生的思想水平,消除學生急功近利的理念,鼓勵其實現人生價值。再者,各高校還需增強學生對國家的使命感與民族榮辱感,明確學習的意義,有目標的向前奮進。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大學生通過專業的學習,可以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形成全面的價值體系。學生的學習行為要具備獨立性與自主性,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消除學習態度倦怠的現象。另外,各高校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全面了解本專業課程體系、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等內容,從而明確學習方向,增強學生的專業歸屬感與認同感,對專業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結語
總之,大學生學習倦怠是較為常見的現象,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為改變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現狀,學校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且采取有效地應對措施調整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進而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使其在日后的學習中始終不忘學習的初衷,真正地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
心理咨詢師論文發表知識:社會心理學論文題目有哪些
參考文獻:
[1]張耀庭.新時期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J].理論觀察,2015(01).
[2]郝梅,徐海生.高職生一般學業情緒與學習倦怠的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5).
[3]易陽.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倦怠感狀況之間的關系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3(09).
[4]劉晶.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其應對策略[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01).
[5]田麗.大學生的學習倦怠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13(01).
[6]裘帥帥,金芳芳,楊陽.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作者:張 宇 張茹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wslw/2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