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足部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預后的具體影響及其應對。方法:選取2018年8月到2019年9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共計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實驗組(n=40),對照組給予常規疾病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足部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預后的具體影響及其應對。方法:選取2018年8月到2019年9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共計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實驗組(n=40),對照組給予常規疾病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增加足部護理的內容,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整體預后效果和足部感覺評分、VAS評分和QOL評分。結果:實驗組患者經過足部護理后,整體預后有效率明顯更高,且VAS評分、QOL評分相比對照組患者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對足部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較大,積極做好相關足部護理能顧顯著降低預后病變發生,促進患者的癥狀緩解,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基層醫院廣泛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足部;神經病變;預后;影響;護理;預防;有效率
糖尿病在當前醫學界屬于難治的新陳代謝異常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現為持續性的高血糖指標與長期的生理代謝紊亂癥狀,會累計全身多處組織、器官,其中以腎、眼睛、心腦血管、神經系統等受影響較大。常規護理具有滯后性,對于患者的反饋的病情存在病癥問題處理不及時等問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糖尿病并發癥的主要類型,可能會對患者的正常行走、運動造成嚴重影響[1],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足部護理對于該并發癥的預防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次研究通過選擇共計80例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足部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預后的具體影響,報道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到2019年9月期間到我院就診的共計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糖尿病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實驗組(n=40),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最小43歲、年齡最大76歲,平均年齡為(59.52±2.13)歲,病程7個月到12年,平均病程(4.56±1.08)年。實驗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最小42歲、年齡最大77歲,平均年齡為(59.34±2.09)歲,病程8個月到12年,平均病程(4.57±1.11)年。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經過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積極配合本次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存在嚴重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本次研究所選取的兩組樣本糖尿病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進行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給予常規疾病護理,包括了生活指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內容。實驗組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足部護理的內容,利用圖片宣傳、開展講座、收聽廣播節目等方式對所有糖尿病患者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2],并明確足部護理的重要性,創建醫患溝通平臺,鼓勵患者之間交流病情和康復經驗。對于足部的護理中,要囑咐患者做好足部的清潔和保暖工作,不赤腳、不穿拖鞋和涼鞋,保證鞋和襪子的舒適度,如果遇到天氣干燥,則在足部擦拭保濕的乳液或者營養霜。囑咐患者睡前熱水泡腳,并進行按摩、推拿,促進足部血液循環,達到益氣活血的作用。如足部發生病變、感染、傷口等情況,要充分保持足部干燥并積極對癥消炎處理[3]。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整體預后效果和足部感覺評分、VAS評分和QOL評分得出結果。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統計所得所有相關數據均利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算,計量資料行卡方檢驗,當P<0.05的時候,差異具有一定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糖尿病患者的整體預后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經過足部護理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較,整體預后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覺評分、VAS評分和QOL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經過足部護理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較,VAS評分、QOL評分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母嬰世界》每期除了深入一個主題作全方位探討外,主推欄目還包括“寶貝計劃”、“新媽營養”、“孕產課堂”、“專家會診”、“媽咪支招”、“產后修復”、“時尚媽咪”、“多元智能”、“老爸幫幫忙”等。《母嬰世界》雜志經營理念新穎、極具市場拓展力,凝聚一批專業成熟的技術骨干。
3討論
糖尿病引起的各種部位的病變具有一定隱匿性,且病情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因此臨床將這些并發癥的重點放在了積極預防中,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目前在臨床尚無確切的發病機制和特效藥物,因此,做好足部護理是預防的主要內容和關鍵環節[4]。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共計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析了足部護理對于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預后的影響,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經過足部護理后,整體預后有效率明顯更高,且VAS評分、QOL評分相比對照組患者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對足部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較大,積極做好相關足部護理能顧顯著降低預后病變發生,促進患者的癥狀緩解,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永潔,劉書紅,馮綺玲,等.回饋教學法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護理知識及足部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9,18(12):8-14.
[2]黃燕文,劉莉,葉偉英,等.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對糖尿病足足部狀況及神經傳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5):46-48.
[3]趙佩英,羅燕媚,黃永群,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護理教育中足部操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4):157-159.
[4]劉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創面的護理探討[J].母嬰世界,2019,(24):220.
作者:張瓊丹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