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哮喘作為呼吸內科疾病,應用西醫治療,不僅方便比較單一,而且沒有特效治療效果,只能緩解癥狀,不能使患者臨床康復,長期用藥還會產生毒副作用,產生藥物依賴。傳統中醫治療,藥物起效較慢,可是能有效控制耐藥性的各種副作用,從而避免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造
哮喘作為呼吸內科疾病,應用西醫治療,不僅方便比較單一,而且沒有特效治療效果,只能緩解癥狀,不能使患者臨床康復,長期用藥還會產生毒副作用,產生藥物依賴。傳統中醫治療,藥物起效較慢,可是能有效控制耐藥性的各種副作用,從而避免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造成損傷。中醫治療病程比較長,起效慢,會使疾病慢性化,使治療難度加大,使最佳治療時機被延誤。哮喘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可以治標還會兼治本,取得最佳療效。下面對中西醫結合哮喘在治標兼治本方面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1.哮喘“治愈”的概念
哮喘屬于中性疾病,臨床達到有效控制,中長期無癥狀狀態,以最低劑量藥物,控制患者生活質量可以和正常人群相同。這個“治愈”的標準并不能達到徹底根治。經過一定時間治療后,幾乎與正常人一樣狀態,有些患者長期不用給藥治療。具體治愈狀態要由專業醫生評估,才能確定可以減少或者停止給藥。尤其是兒童人群、青年人群處于身體發育階段,身體各個系統的發育變化,積極防控可以有效控制,隨著機體發育會出現長周期靜默期,在較長周期內,甚至終身哮喘不再發作,稱作治愈。而哮喘的治愈概念尚缺乏科學數據支撐,需要進一步嚴謹科學研究,才能有效證實。
2.哮喘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標本兼治
中醫理論分析哮喘發病有內因、外因兩種因素,其中內因是機體先天不足,使肺、脾、腎等臟器功能發生失調,引起痰飲滯于肺竅成為病根;外因是感受外邪,與異物或異味等接受,加上飲食不調、情志不暢,引起的哮喘。呀知治療哮喘認為在不同時期實施不同的治療原則,在疾病發作期以治標為主,在疾病緩解期以治本為主,在疾病慢性持續期要做到標本兼治。中醫辨證理論分析哮喘,實施個體化診療,針對類型疾病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才能保證臨床療效。
難治性支氣管哮喘,由于疾病反復發作,多種治療方案使用后不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成不可逆慢性氣道阻塞,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不良影響;特殊表型激素治療不敏感哮喘,認為并不同傳統的過敏,而不是西藥簡單的吸激素、吃抗過敏藥能控制哮喘;針對合并慢性鼻炎哮喘,由于多合并慢性鼻炎和咽炎,炎癥多與哮喘合并交雜,使哮喘更難控制。如果合并其他疾病,例如:支氣管擴張、呼吸道慢性感染、微生物定植,都會使哮喘難控制,加重感染情況。當合并肥胖、脂肪肝時,吸入西藥激素治療則很難取得理想效果。長期控制降階段哮喘,要根據規范推薦方案,降階梯時患者病情不穩定,影響降階梯治療效果。
哮喘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要以標本兼治作為指導思想,治療措施有西醫抗炎治療,例如:患者吸激素治療,平喘藥物給藥治療,脫敏藥給藥治療,同時可以配合中醫中藥治療。其中西醫抗炎治療不是簡單抗生素給藥,是提供抗氣道過敏性炎癥,吸激素類氣霧劑給藥。西藥抗炎能控制哮喘病癥狀,吸入給藥只能作為局部治療方式,對于過敏性體質并不能有效糾正,停藥后哮喘還會再次復發。
西醫抗炎治療只能作為治標方法,中醫中藥才是治本的關鍵。中醫辨證施治,針對患者病情程度,分別在補腎、潤肺、健脾不同方向入手,糾正過敏體質,才能起到治本、免疫調節功能作用,從而控制哮喘復發頻率,提高臨床治愈率,做到治標兼治本的作用。中西醫專科醫生聯合為患者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才能標本兼治,緩解病情同時,指導患者注意體能鍛煉,對于改善患者體質和生命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而治愈哮喘。
醫學治療論文投稿期刊:《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月刊)創刊于1953年,是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主要報道結核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最新研究進展和實踐經驗,以高中級醫藥衛生人員為讀者對象。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研究發現,哮喘作為獨特慢性疾病,防治工作要為患者制定長期個體化方案,為患者提供全程用藥管理指導,有效控制病情,才能提升對哮喘正確認知,使哮喘長時間可以得到規范的治療,發揮中西醫結合用藥治療的優勢,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復發,不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
作者:謝君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yxlw/2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