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近年來,新媒體平臺中的政法輿情影響力逐漸擴大,各級政法機關開始逐漸熟悉并運用該渠道進行輿情引導工作的同時,部分政法機關在引導工作過程中出現表達方式落后、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文章將從政法機關對輿情引導工作的情況了解新媒體時代的政法輿情現
摘 要 近年來,新媒體平臺中的政法輿情影響力逐漸擴大,各級政法機關開始逐漸熟悉并運用該渠道進行輿情引導工作的同時,部分政法機關在引導工作過程中出現表達方式落后、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文章將從政法機關對輿情引導工作的情況了解新媒體時代的政法輿情現狀,然后分析政法輿情存在的問題,最后對政法輿情提出相關策略,以期對相關政法機構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新媒體;政法輿情;政法機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科學的進步,新媒體的不斷出現使信息的傳遞更加便利與迅速。政法系統目前還未完全適應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但在遭受了一系列的負面輿情沖擊后,各級政法機關也逐漸認識到了新媒體對輿情引導的影響[ 1 ]。一方面,政府積極參與了對政法輿情的監督和管理;另一方面,新媒體也促進了政府提高執政能力。?
1 新媒體時代的政法輿情現狀
1.1 完善政法輿情監察機制
近年來,政法系統在輿情應對過程中,各級政法機關逐漸意識到,如不對負面輿論加以引導,其長遠影響將不可估量[2]。此后,政法系統內部開始端正態度,正視輿情事件背后反映出政法系統結構性矛盾,針對不同的問題,通過學習研究,做到“對癥下藥”,且從制度層面中找到共性問題,為往后的輿情事件提供經驗的同時,也能使本次的輿情引導工作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比如,各地方政法機關已經在輿情監測方面建立了相關的媒體平臺,通過科技手段對所監測的媒體信息進行抓取、篩選,將從中發現的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信息進行處置,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并積極統籌規劃輿情引導工作。
1.2 創新政法輿情引導方式
近些年,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同時,政法機關對新媒體的使用也逐漸普遍。例如在微信公眾號的建設方面,各級政法機關積極參與,樹立了親民為民的良好形象。在相關統計資料中顯示,政法新媒體的數量占各類政務新媒體總體的1/3。在政法新媒體的功能方面,除了日常的民生便捷服務、普法教育、信息通報等功能,也能使該政法機關不再“冰冷”,更加親民地與民互動,回應輿情,成為引導輿情的新媒體平臺。政法機關在新媒體上也對輿情引導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創新,除了一定的文字描述,還能附加圖片、視頻對輿情進行詳細說明,做到圖文并茂,如此一來,政法機關完成輿情引導工作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1.3 運用新媒體引發政法輿論
越來越多的政法機關以各類社交媒體平臺為渠道回應輿情事件,較為積極的設置相關的議題,一起加入政法輿論,引導輿論的良性發展。在輿情引導工作中,從民眾出發,貼合生活細節,增強民眾的代入感,創新性地運用漫畫、歌曲、直播等表達形式豐富事情的細節,以此將小故事串聯起來,擴大傳播面,以期形成良性社會輿情。除了社交媒體上的政法輿情引導,近年來政法輿論宣傳效果最為突出的還應是移動互聯網上的政法影視作品,覆蓋全年齡層,成了廣大人民茶余飯后的熱門話題。例如《湄公河行動》就將真實的政法行動搬上熒屏,各行各業拍手叫好,還有《人民的名義》切合的近年“反腐抓貪”的主題,通過極高的藝術手法將政法行動展現在群眾面前,激起了現象級“追劇”,在網絡平臺單日播放量超4.5億,新浪微博平臺上與影視劇相關的話題閱讀量超千億。政法影視爆紅網絡現象,反映出當代人民群眾對政法系統的關心,也說明建設完善的政法輿情引導機制的緊迫性。
2 新媒體時代的政法輿情存在的問題
政法輿情引導工作一直都存在的兩個較為明顯的問題:一是覆蓋面不夠全面,在工作中不考慮實體層面,只針對網絡媒體平臺。二是治標不治本,引導工作中只解決當前的問題,忽略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促使相似時間頻繁發生。
2.1 政法新媒體表達方式落后
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各級政法機關對其的熟練運用已成必然趨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一板一眼的報道方式已經難以吸引大眾的眼球,并且也正因為大量信息的參照,大眾對事物的看法更加理智、全面,不再單純地相信“高大全”的事物形象。多數政法機關只是傳統的換個渠道將文字報道進行傳播,只有各級政法機關在各媒體平臺積極塑造官方形象的同時,也在拋棄傳統枯燥的全文字媒體報道,不斷創新表達宣傳報道方式,穿插視頻、漫畫、語音等新媒體作品。縱觀各新媒體官方運營賬號,這些作品在形式上有突破,加強了民眾對輿論事件的代入感,但卻在交流深度上遠遠不足,旨在單向傳播,互動較少。
2.2 政法新媒體發展不平衡
在網絡政法輿情事件中,各政法機關通過主要新媒體平臺來進行信息通報、輿情引導,但卻出現部分政務官方賬號“僵尸化”的現象,未曾推送過相關文章與更新動態。這種荒廢新媒體平臺的現象,一旦遇到重大事件引起當地社會輿論,該平臺將缺乏公信力引導輿情,不能對不良輿論進行疏導;還有更嚴重的是遭受不法分子的毒手,政務官方賬號被盜取,發布不良信息對政法部門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從整體看,各地級政法單位創辦的新媒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僵尸化賬號、缺乏創新的表達方式等現象的出現主要因為基層管理的部門多是為了面對上級檢查或一時跟風創建的,缺乏相應的人力物力長期投入與維護,也暴露了新媒體平臺政務官方賬號的管理制度欠缺。當然,也可能是多個地級部門的賬號重疊,或地方新媒體賬號內容與省、市級重復等導致的。縱觀各類政法系統,公安系統在相互聯系與分工合作上較為明顯,而法院系統的豐富表達形式更為廣大網友接受,其余部門雖有特色,但總體不夠突出。
3 新媒體時代的政法輿情策略
3.1 構建完善政法輿情應對機制
分析近年來的政法輿情,可得知政法輿情爆發的數量正逐年增長,而輿論場所中的政法輿情占據的比例也較多。因此,為了建立能夠健全的政法輿情應對制度,應全面提升現有的輿情監測機制,可用抓取、篩選和推送輿情信息等網絡科技手段將輿情監測平臺建立起來,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進行設計。
推薦閱讀:《江淮》(月刊)創刊于2003年,是由安徽省委主管主辦的黨刊。刊社成立以來,在省委的關心、重視及有關部門的具體指導下,雜志質量不斷提高,黨刊事業不斷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zflw/1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