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企業實際出發,加強企業自身管理,在企業內部展開全面預算管理和風險控制措施。在當前階段,全面預算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企業實際出發,加強企業自身管理,在企業內部展開全面預算管理和風險控制措施。在當前階段,全面預算管理因其自身的優勢已被廣泛地應用在企業財務管理當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經濟效益,更好實現戰略發展目標;诖,文章將全面預算與風險控制相結合,首先,介紹了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與風險控制工作在企業管理中開展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風險,最后,提出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策略。以期能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風險控制
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為了減少決策上的失誤,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也逐漸加強了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在財務管理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有效減少企業運轉所需要的經濟成本,保證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從而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保證企業的正?沙掷m發展。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一)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現代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較之以往更大,為了獲得企業自身穩步發展的動力,企業必須要在內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在管理過程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和經營狀況,制定合適的發展策略,運用科學、系統、合理的方式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經濟發展規劃。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增強企業“嗅覺”,發現市場經濟的變化,并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狀況合理規劃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嚴格按照企業的財務預算來進行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計劃。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下,企業的內部資金能夠更加合理地運用,減少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經濟風險,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促進企業長遠持續的發展。
(二)風險控制工作
之所以要在企業內部實行風險控制工作,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企業能夠完成預期的盈利目標,獲得大于成本的經濟收益,維持企業的正常運作。但是企業風險控制工作最終實現效果如何直接取決于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規則制定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企業內部風險的控制主要包含市場經營風險、戰略制定風險、運營風險和法律風險等多個板塊,企業管理者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對周邊環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考量和分析,結合問題發生的頻率和后果的嚴重程度等多個參數指標劃分風險等級,制定合適的預警措施,提高企業對風險的識別能力,有效控制各方面的風險因素,讓企業穩定發展。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風險列舉
(一)組織結構風險
企業管理組織體系是由決策機構、工作機構、執行機構組成,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是以企業預算為終極目標,彼此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形成統一的整體。具體來說,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組織結構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全面預算組織結構尚不健全。
在企業內部有效實施全面預算,必須要完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作為支撐,如果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還沒有完善,一方面,會使企業預算管理的價值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會使全面預算工作體系無法貫徹執行,直接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失去原有的價值。其次,組織結構面臨著選擇的風險。如果組織結構和企業的實際發展方向存在著相悖的情況,又或者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在設置上太過復雜,會明顯增加全面預算管理的資金成本,影響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具體施行,也會導致企業日常經營管理處在混亂的狀態下,但是如果企業組織體系設置太過于精簡,也有可能達不到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
(二)預算編制風險
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還存在著預算編制階段的風險,預算編制風險主要是由于預算的不準確、不恰當帶來的。首先,在企業內部實行全面預算的編制,主要目的是為企業的未來日常經營活動做出合適的規劃,要保障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就要在預算編制之前對需要用到的數據進行收集。同時在進行預算編制時,要結合企業內外部的經營信息才能夠做出準確的預算編制,如果在前期數據處理階段做不到位,會導致預算編制的準確率降低。
其次,在設定預算目標時,如果企業的預算目標和企業當前的實際經營狀況不相匹配,也有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未來戰略規劃,管理人員將發展目標設置的太大或太小都會影響到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最后,企業預算編制工作的方法如果缺乏合理性,也會影響到最終的實現效果。企業要根據經營狀況和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編制的方法層出不窮,多種多樣,各有所長,如果選擇了適合企業的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預算編制的方法選擇不恰當,也會影響到企業預算編制的整體質量,降低預算的準確性。除此之外,預算編制審批決策出現失誤會阻礙公司的未來發展,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股東缺乏專業知識,無法形成正確的判斷意識導致的。
(三)預算執行風險
預算編制的執行階段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一是預算執行程度的風險。預算編制下發到各個部門之后,每個部門的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能否嚴格按照標準執行預算計劃對企業的經營活動質量有著關鍵的影響,如果有關部門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那么預算編制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就失去了實際的價值與意義。
二是預算管控的風險。預算管控是預算執行階段的重要環節,能否做到客觀全面的預算管控會關系到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和錯誤能否得到及時地發現與糾正,從整體上影響著企業預算管理質量的高低。三是預算調整風險。企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地將預算管理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作出詳細的規定,對于一些沒有規范的政策和制度則需要發揮調整作用,如果預算編制完成之后無法輕易調整,那么受到市場因素和政策變化的影響,就有可能會造成預算的執行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由此可見,企業預算管理制度需要具有一定的彈性,不可一成不變,也不可隨意調整,否則會由于制度執行混亂反而影響到公司的經營發展。
(四)預算管理考評風險全面預算管理考評在企業預算編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預算考評的科學管理能夠幫助企業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提高企業內部的凝聚力,有助于企業業績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提高企業的政策執行效率。具體來說,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考評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預算分析風險。預算分析風險對企業能否順利地進行日常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前在企業的預算分析中,容易出現事后諸葛亮的心態,人們普遍關注全面預算的事后分析,忽視了事前和事中的預防分析,從而導致企業的預算編制決策缺乏準確性,容易出現決策失誤,加大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可能性。這種由于預算分析不全面帶來的消極影響可能會貫穿到預算編制工作的始終。
二是預算考評風險。預算考評工作要有公平客觀的依據,關系到全面預算編制要以什么依據作為參考的問題。公平公正的考核標準能夠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營造良性競爭的氛圍,反之則會挫傷員工的工作熱情,導致全面預算編制的執行力度下降。
三是預算獎懲風險。在普遍的人事管理制度中,企業會根據本期預算考核的情況對具體的工作人員制定合適的獎懲措施,獎懲力度過大或過小都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獎懲標準太嚴格, 會滋生員工的逆反心理和厭煩情緒,反之則會顯得政策軟弱無力,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四是預算考核的獨立性風險,這一方面要求預算考核部門要保持相對工作獨立,才能客觀公正地對企業預算編制的執行情況進行考評。企業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應當著重思考如何設置預算管理考核機構、如何全面執行預算政策等問題。
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策略和路徑
(一)建設完善的預算編制流程
通常來講,企業在實行風險控制政策時必須要首先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工作制度,讓預算編制的流程更加科學化、系統化。企業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可以全面地展現出企業的風險控制意識和控制能力。由此可見,建設完善的預算編制工作制度、梳理工作流程是企業建立預算編制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企業完善風險控制工作的前提條件。企業在制定發展政策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編制流程,在實際的工作中,要細化預算工作的各項內容,在這一基礎之上才能夠保證企業風險控制和預算編制工作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對風險控制和預算編制的實際操作流程進行明確和細化,在編制預算管理體系時,要結合科學的財務預算指標,確保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具有一定的彈性。
企業要用戰略化的角度來分析未來的預算管理編制模式,確保預算方案具有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企業制定預算管理工作體系之前要對當前面臨的風險類型加以明確,這樣才能使預算編制制度更加具有針對性,企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細化預算管理編制的相關制度,逐漸將市場預算進行拓展,開拓更加廣泛地客戶關系,提升企業產品的市場地位。
(二)構建全面預算編制管理模式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模式指的是對預算管理工作展開全面性的控制。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要對每個工作部門的預算編制工作任務進行分配,明確各個單位負責人的工作責任,讓預算管理工作的所有業務活動都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在此前提下,企業還需要將自身的經營規劃、投資理財計劃和財務運行狀況等多個工作指標納入到預算編制的工作范圍當中,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綜合協調結算體系,此體系包含了企業的經營投資預算、融資預算和財務預算等板塊。
全面預算管理編制要求企業要進行長期的戰略規劃,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年度的經營戰略,對每一階段的工作計劃進行編制,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參考,提升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除此之外,企業要積極發揮市場調查部門的作用,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工作,探尋客戶的需求點,洞悉行業發展規律,把握宏觀經濟政策,最后將調查結果反饋給企業的決策者,保障企業預算編制工作始終不和市場環境脫節。工作人員還要積極進行預算編制總結工作,對上一階段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研究,為下一階段的預算編制工作提供客觀參考。
(三)注重預算編制的程序和方法
企業要通過上下結合的方式,對預算編制的程序進行控制,對方法加以篩選。
一方面,企業可以采用分級編制的制度,編制全年度的預算工作預案。在編程的過程中,建設系統性的指標分解體系,且決策者要和預算責任中心展開積極溝通,確定下一步的預算目標,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逐級下達,企業的各個預算中心要結合企業各個部門的運行特點,根據上一階段的預算編制執行情況,對責任中心的預算提案加以認真審核,隨后將責任中心的擬訂方案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在完成大概的預算編制測算工作之后,要對各級擬定的工作方案進行溝通和協調,確保整個預算編制的過程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企業要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站在企業發展全貌的角度,對各個部門提出的預算編制意見進行整合與收集,選擇合適的部分添加在擬定的預算編制工作方案當中。
同時,預算管理委員會還可以對預算草案進行反復的修改與調整,最終按照預算需求由董事會通過正式生效的預算工作制度。除了預算編制的程序需要注意之外,企業管理者還是要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結合經濟發展的規律和市場環境,根據本年度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和自身的業務特點,在基礎數據之上通過彈性預算和滾動預算等多種結合模式,選擇最適合企業的預算工作開展方法。
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根據預算目標對指標體系加以設計與控制,以財務指標作為主體部分、非財務指標作為補充部分構建完善的預算指標體系。在體系當中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確定下一階段的經營目標,將企業的融資、投資、銷售等多個經營環節都納入到預算指標體系中,確保指標體系和評價指標的協調性,要將企業各個工作部門的權責范圍進行劃分,共同完成預算指標體系的安排與設計。
(四)準確評估風險類型
企業的風險評估工作指的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結合企業的戰略目標、自身的發展特色與企業的規劃,對企業面臨的內外部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企業的風險評估要求企業能夠通過預算編制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將風險因素控制到最小,將企業的預算管理的考核任務分解到每個工作部門當中,由具體的工作部門執行工作計劃,根據各工作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對風險因素進行動態評價和監控,在企業發展全過程中進行風險控制。企業管理和決策部門要利用預算指南對各種理財風險因素加以匯總和收集,主要分析的內容包括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發生后可能會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影響、如何評定損失的大小等。
目前,企業風險控制工作采取的主要工作方法包括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企業通常會將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結合起來,以發揮更大風險評估的作用,對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重點預防,評估企業經營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確定損失的覆蓋面。同時,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要加強審計環節的監督與檢查,對企業全面預算進行定期審核,將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來責令有關責任人立刻糾正?偠灾,在企業內部的風險評估工作中要及時發覺日常經營活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風險控制辦法,獲得良好的風險控制效果。
經濟預算評職知識: 預算制度相關論文發表的正規期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控制工作要建設完善的預算編制流程,構建全面預算編制管理模式,注重預算編制的程序和方法,準確評估風險類型,完善績效考核與獎懲制度,提高企業的風險承受力,提升企業運行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麗華.提高房地產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能力的策略[J].市場觀察,2020(05):47.
[2]宋婷.企業營運資金的風險控制管理[J].中國商論,2020(11):100-101.
[3]程南南.全面預算管理執行中的風險控制探析[J].經濟管理文摘,2020(08):56-57.
[4]惠秀聯.試論城市燃氣企業風險控制及全面預算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20(11):46-47.
[5]嚴新蕾.金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納稅,2020,14(08):111-112.
作者:潘,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2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