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本試驗采用超聲輔助回流法提取川椒有效抑菌成分,以彩絨革蓋菌和密粘褶菌的菌絲生長抑制率為指標進行提取工藝的優化。采用了響應面分析法確定川椒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同時探討了液料比、乙醇濃度、提取時間和溫度間的顯著性影響和交互作用。當乙醇濃度95%,液料
摘要:本試驗采用超聲輔助回流法提取川椒有效抑菌成分,以彩絨革蓋菌和密粘褶菌的菌絲生長抑制率為指標進行提取工藝的優化。采用了響應面分析法確定川椒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同時探討了液料比、乙醇濃度、提取時間和溫度間的顯著性影響和交互作用。當乙醇濃度95%,液料比12∶1,超聲時間40. 00 min,超聲溫度45. 0℃,對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為26. 35%;當乙醇濃度95%,液料比20∶1,超聲時間53. 00 min,超聲溫度65. 0℃,對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66. 13%;當乙醇濃度95%,液料比20∶1,超聲時間59. 00 min,超聲溫度65. 0℃,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為21. 39%,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63. 54%。
關鍵詞:川椒;響應面法;彩絨革蓋菌;密粘褶菌;菌絲生長速率法
木材力學性能好、利于加工及可再生等優勢使木材在多個領域應用廣泛[1]。但木材作為一種生物質材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蝕,引起其理化性能的改變,影響木材的正常使用,高效低毒的環境友好型木材防腐藥劑是現在木材防腐研究的重點和發展的方向[2-3]。川椒為蕓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紅椒、紅花椒、大紅袍)(Zanthoxylum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4]。
研究證實,川椒提取物中含有多種抑菌活性成分,如揮發油、酰胺、生物堿、黃酮類等成分[5-9],具有廣譜抑菌作用。目前,有研究表明川椒提取物中的揮發油等活性成分能夠能降低細胞膜的完整性,抑制孢子萌發,抑制真菌生長[10]。因此,川椒提取物適合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生物抑菌劑。本研究以川椒為研究對象,以引起木材白腐的彩絨革蓋菌(Trametes versicolor(L.)Lloyd)和引起木材褐腐的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Murrill)作為供試菌種,以提取物對菌絲生長抑制率為指標,采用單因素試驗確定了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超聲溫度等因素的最優提取條件[11],并采用 CCD 響應面法設計試驗并進行了川椒提取工藝的優化與分析。
木材加工論文:植物源木材防腐劑增效技術研究進展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與儀器
1. 1. 1 材料川椒購買于呼和浩特市國大藥房,原產地為四川省,生產日期為 2018年 9月,執行標準為《中國藥典》(2015版),實驗室陰干,粉碎后過80目篩備用。供試菌種:彩絨革蓋菌,菌種購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密粘褶菌,菌種購于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均經實驗室培養活化放置恒溫恒濕箱備用。主要試劑:無水乙醇(分析純)、葡糖糖、瓊脂。
1. 1. 2 儀器和設備TGCXZ-2B 超聲循環提取機,北京弘祥隆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BSC-250恒溫恒濕培養箱,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BXM-30R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YTSP-840超凈工作臺,北京亞泰科隆儀器技術有限公司。
1. 2 試驗方法
1. 2. 1 川椒提取物的帶毒培養基的制備川椒粉碎后過篩,超聲提取后抽濾分離,進行索氏抽提,經旋轉蒸發后去除多余溶劑,得到川椒提取物浸膏,取一定量浸膏加入到冷卻至40℃~50℃的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中,搖勻后倒入培養皿中,冷卻備用。
1. 2. 2 川椒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測定試驗采用生長速率法[12]測定川椒提取物對2種常見木材腐朽菌的菌絲生長抑制作用。用直徑為4mm 的打孔器取無菌水培養菌落邊緣菌餅,將菌餅反向移植在帶毒培養基中心培養,每種試樣設 3 次重復。將接種后培養皿放置在溫度為 28℃,濕度80%的恒溫恒濕箱中培養。從第3天起開始記錄菌落直徑。菌絲生長抑制率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菌落生長直徑(mm)=兩次直徑平均值−4. 0(菌餅直徑)菌絲生長抑制率=(對照菌落生長直徑−處理菌落生長直徑)/對照菌落生長直徑×100%。
1. 2. 3 超聲輔助回流法提取川椒單因素試驗按照試驗設計,分別研究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和超聲溫度對川椒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響:乙醇濃度濃度為55%、65%、75%、85%、95%;液料比為 5∶1、10∶1、15∶1、20∶1、25∶1;超聲時間為 20. 00min、30. 00 min、40. 00 min、50. 00 min、60. 00 min;超聲溫度為25. 0℃、35. 0℃、45. 0℃、55. 0℃、65. 0℃。其中,在進行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試驗時,帶毒培養基的含藥濃度為25 mg/mL,在進行超聲溫度試驗時,帶毒培養基濃度降低為15 mg/mL。
1. 2. 4 響應面法優化川椒抑菌物質提取工藝根據上述單因素試驗結果,以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超聲溫度4個因素為變量,以菌絲生長抑制率為響應值,結合 Central Composite 設計原理,采用 4 因素 5 水平響應面分析法進行試驗設計,利用 Design expert(V8. 0. 6)進行試驗,此時設置帶毒培養基濃度為10 mg/mL,測定第3天時提取物培養基的抑制率。
2 結果與分析
2. 1 單因素試驗結果
2. 1. 1 乙醇濃度對川椒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響由圖1可知,乙醇濃度為95%時,彩絨革蓋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隨著乙醇濃度的增加,溶劑的極性逐漸變大,脂溶性成分(如揮發油、脂類、萜類等)逐漸增多,抑菌效果逐漸增強[13]。以濃度為 100%乙醇作為浸提溶劑時,提取液對密粘褶菌的抑制率僅增加了 3. 88%,對彩絨革蓋菌的抑制率降低了 20. 18%,這可能是由于乙醇濃度越高溶出的物質也越多,但隨著濃度的增加,雜質也溶出來,影響抑菌效果[14]。因此,后續試驗選取95%乙醇作為浸提溶劑。
2. 1. 2 液料比對川椒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響不同液料比對川椒提取液的抑菌影響結果。液料比在 5∶1~15∶1之間時,抑菌效果隨著液料比的增加而增加,這可能是由于川椒粉末和乙醇溶液中的濃度差變大,提取物的擴散空間擴大,擴散速度加快,使川椒中的有效抑菌物質更加易于溶解出來,抑菌效果越好[15];當液料比增加到20∶1時,一些非抑菌物質也逐漸擴散到溶劑中,影響提取物的抑菌效果[16]。因此,選擇最佳液料比為15∶1。
2. 1. 3 超聲時間對川椒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響超聲時間對川椒提取液的抑菌影響結果。川椒提取物的抑菌效果隨提取時間的增加而持續加大。這是由于超聲作用時間越長,破碎效用愈強勁,細胞的受損度就愈高,有效成分溶出就越多[17]。考慮實際儀器的安全使用,選擇超聲時間60min進行后續試驗。在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 15∶1,超聲時間60. 00 min的提取條件下,川椒提取液帶毒培養基濃度為 25 mg/mL 時,密粘褶菌的抑制率已經達到了88. 14%,為了更好的確定超聲溫度對抑制率的影響,后續試驗帶毒培養基的濃度降低為15 mg/mL。
2. 1. 4 超聲溫度對川椒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響超聲溫度對川椒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的影響,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在 25. 0℃~55. 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川椒中有效抑菌成分的溶解擴散速度加快,溶出成分逐漸增多,抑菌效果逐漸增加[18]。當超聲溫度到達 65. 0℃時,提取物對密粘褶菌的抑制效果出現了輕微減弱,這可能是由于溫度升高,對密粘褶菌有抑制作用的部分活性物質受熱失活,抑制效果減弱[19]。超聲溫度 55. 0℃時,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溶出較多對2種木材腐朽菌的抑制效果較好,因此選用 55. 0℃作為最佳超聲提取溫度。
2. 2 響應面試驗結果
根據上述單因素試驗結果,以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和超聲溫度4個因素為變量,以菌絲生長抑制率為響應值,結合 Central Composite 設計原理,采用 4因素 5水平響應面分析法進行試驗設計,利用 Design expert(V8. 0. 6)進行優化分析。
川椒提取響應面試驗,以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和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2個值為響應值。經過軟件對川椒提取液菌絲生長抑制率曲面模型的分析,有如下結果:當不考慮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以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為最大值時,最優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11. 68∶1,超聲時間為40. 00 min,超聲溫度為 45. 0℃,預測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25. 47%;當不考慮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以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最大值時,最優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為95%,液料比為 20∶1,超聲時間為 52. 52 min,超聲溫度為 65. 0℃,預測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67. 92%;同時以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最大值時,最優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 為 20∶1,超 聲 時 間 為 58. 90 min,超 聲 溫 度 為65. 0℃,預測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2 0. 5 9%,預測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64. 61%。2. 3 最佳工藝條件的驗證試驗為了驗證響應曲面結果的可靠性,根據實際實驗設備及條件,將得到的優化工藝條件修正為: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12∶1,超聲時間為 40. 00min,超聲溫度為 45. 0℃,此時預測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25. 47%,按照此工藝條件進行 3 次平行驗證試驗。
實際平均彩絨革蓋菌抑制率值為 26. 35%,比預測值高0. 88%,相對標準偏差(RSD)值為0. 84%。當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20∶1,超聲時間為 53. 00 min,超聲溫度為 65. 0℃,預測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67. 92%,按照此工藝條件進行 3 次平行驗證試驗,結果如下表 5 所示。實際平均密粘褶菌抑制率值為 66. 13%,比預測值低1. 79%,相對標準偏差(RSD)值為1. 38%。當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20∶1,超聲時間為 59. 00 min,超聲溫度為 65. 0℃,預測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20. 59%,預測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為 64. 61%,按照此工藝條件進行 3 次平行驗證試驗。實際平均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為 21. 39%,比預測值高0. 80%,相對標準偏差(RSD)值為1. 82%,實際平均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 63. 54%,比預測值低1. 07%,相對標準偏差(RSD)值為0. 88%。試驗結果表明,該響應曲面數學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性。
3 結論
關于川椒的最優提取工藝已有較多的文獻報道,但文獻多以川椒提取率為指標對其提取工藝進行優化,本試驗以乙醇濃度、液料比、超聲時間和超聲溫度為因素,對 2 種常見的木材腐朽菌的抑制率為指標,確定了川椒的最優提取工藝:當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12∶1,超聲時間為 40. 00 min,超聲溫度為 45. 0℃,此時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此時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為 26. 35%;當乙醇濃度為95%,液料比為20∶1,超聲時間為53. 00min,超聲溫度為 65℃,此時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此時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 66. 13%,;當乙醇濃度為 95%,液料比為 20∶1,超聲時間為59. 00 min,超聲溫度為 65. 0℃,此時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和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達到最大值,實際平均彩絨革蓋菌生長抑制率為 21. 39%,相對標準偏差(RSD)為 1. 82%,實際平均密粘褶菌生長抑制率為63. 54%。川椒的醇提物對2種常見的木材腐朽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性能。試驗為川椒的多效開發利用提供了參考,也為植物源木材防腐劑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李 堅. 木材保護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2] 曹金珍 . 國外木材防腐技術和研究現狀[J]. 林業科學,2006,42(7):120-126.
[3] HAMMER K A,CARSON C F,RILEY T V.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and other plant extracts[J].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1999,86(6):985-990.
[4] 王 潔. 納米TiO2-中草藥復合防腐木材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 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7.
[5] 郭俊花,張增帥,馬 欣,等 . 11 種食藥同源植物提取物對果蔬常見腐敗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9,31(12):2025-2031.
[6] 呂 雙,陳佳歡,張 濤,等 . 花椒果皮化學成分分離鑒定[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1):133-138.
[7] 邊甜甜,辛二旦,張愛霞,等 . GC-MS 法分析花椒清炒法炮制前后揮發性成分變化[J]. 中國新藥雜志,2019,28(15):1871-1875.
[8] 袁小鈞,劉 陽,姜元華,等 . 花椒葉化學成分、生物活性及其資源開發研究進展[J]. 中國調味品,2018,43(7):182-187+192.
[9] 趙二勞,徐未芳,劉 樂,等 . 花椒抑菌作用研究進展[J]. 中國調味品,2019,44(3):185-188.
作者:盛婧源,王長健,王雅梅*,任士明,趙曉琪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zpfmc.com/jjlw/30130.html